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
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,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,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、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
9月11日,习近平总书记在科学家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,强调“研究方向的选择要坚持需求导向,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,真正解决实际问题。”总书记的重要讲话,深刻揭示了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开展科技创新的规律,指出了高校扎根中国大地勇攀世界科技高峰的方向。
在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驱动下,多学科交叉会聚与多技术跨界融合将成为常态,并不断催生新学科前沿、新科技领域和新创新形态。最为明显的变化之一,是智能化将推进现代化的进程,人工智能等数字科技将与经济社会发展的各种需求紧密结合,从而产生一系列重大影响。从国家急迫需要和长远需求出发,加紧布局多学科交叉会聚的战略方向,既是应对变局、开拓新局的需要,也是面向未来、决胜未来的需要。
当前,我国经济社会发展、民生改善、国防建设等领域面临的现实问题,需要多学科力量协同解决。绝缘栅双极晶体管芯片被称为控制电能传输、转换的CPU,技术需求非常迫切。浙江大学组建了由电气工程学、化学、材料学、控制学、信息电子学等学科人才组成的跨界创新团队,研制完成了系列产品,并广泛应用于轨道交通、智能电网等高端装备领域,实现了相关技术和产品的跨越式发展。
面向未来,高校要以前瞻视角和超前思维推进多学科交叉会聚。以学科重组产生前沿性领域与引领性方向,建立各学科群有机联动、相互促进的循环关系,掌握大信息、大生命、大物质、大生态等领域的创新主动权;探索基于兴趣、应用、数据及算法的混合驱动创新模式,以新的组织结构有效贯通学科链、创新链与产业链,推动创新过程全方位融入国家发展需求。
基于这样的认识,浙江大学始终围绕国家战略需求推进学科交叉融合,积极筹建交叉学部,制定交叉学科群发展规划,建立了学科、人才、科研一体化的创新生态系统,在量子计算与感知、生态文明、环境科技创新、农业设计育种、精准医学、新物质创制等领域实施了近10个面向未来的学科会聚研究计划。以脑科学与人工智能会聚研究计划为例,浙江大学创建了脑科学与脑医学学院等机构,聚集了人工智能、计算机科学、电子工程学、脑科学、神经科学等学科的优势力量,形成了一系列标志性成果。
高校一直以来都是科技创新的策源地和创新人才的供给库,下一阶段,高校需要发挥自身优势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更多高校智慧和力量。
(作者为中国科学院院士、浙江大学校长吴朝晖,记者赵婀娜采访整理)
相关阅读
- TCL全球首款卷曲式手机真机曝光2020-11-04
- 以学科交叉融合服务国家战略需求2020-11-04
- OLED自发光护眼行动在京启动2020-11-04
- 直播带货快速发展中也需更为规范2020-11-04
- 将普通加湿器做成收藏级的艺术品,巴慕达是如何做到的?2020-11-04
- 让老人更好融入数字生活2020-11-04
- 这款网红商品是“黑科技”还是“黑”顾客?——手机信号增强贴效能调查2020-11-04
- 为脱贫致富装上大功率“发动机” 科技扶贫“百千万”工程助力乡村振兴2020-11-04
- “天府杯”2020国际网络安全大赛将开启2020-11-04
- 敲黑板:“双11”促销套路有哪些?2020-11-04